2025 Wharton 報告:AI,不只是科技,而是管理學的考題

三年前,企業還在問:「我們要不要試試看 AI?」
而到了 2025 年,Wharton 商學院的研究給出了明確的答案
生成式 AI 已正式進入「負責任加速期」 (Accountable Acceleration)。
這不再是概念實驗,而是 ROI 被放在桌上的真實戰場。
全球 超過 70% 企業已能量化 AI 效益,
其中 四分之三看到正向回報。
但真正拉開差距的,已經不是「誰先用 AI」,
而是「誰能用得有制度、有績效、有文化」。
行銷部門:從創意輔助到價值驅動
Wharton 指出,雖然 AI 使用在各產業全面開花,
但行銷與管理部門的增長率卻首次下滑。
行銷人普遍會用 AI 寫文案、做素材,
卻少有人真正讓 AI 參與市場洞察、策略判斷與預測決策。
教授 Stefano Puntoni 說得很直接:
「AI 的價值不在於取代創意,而在於重構決策鏈條。」
真正的關鍵,不是 AI 幫你產出幾篇內容,
而是你能不能讓它成為品牌策略的共創者。
在行銷這門學科裡,AI 不該只當畫筆,
它應該成為那支懂市場的畫手。
管理者:AI 治理力,成為新核心競爭力
報告同時發現,高層對 AI 樂觀的比例是中階主管的兩倍。
這顯示出「願景與執行」之間的鴻溝正在擴大。
領先企業的共同特徵是:
他們建立了 AI-ready 的組織文化
有訓練機制、有治理框架、有信任共識。
他們不追求「AI 效率」,而是追求「AI 負責任的效率」。
Wharton 稱這是企業邁入成熟期的分水嶺:
AI 不再是科技部門的玩具,而是 CEO、CMO 的策略工具。
下一步:績效規模化的關鍵兩年
報告預測 2026 年將是企業邁入「績效規模化」的拐點。
問題不再是「該不該導入 AI」,
而是
「AI 是否能創造可衡量的績效?」
「人與 AI 是否能共建成長的文化?」
Wharton 的結論總結得漂亮又冷靜:
“The story of Gen AI is no longer about technology—it’s about management.”
行銷團隊若還停留在「AI 省時間」的階段,
會被下一波懂得「AI 放大價值」的競爭者淘汰。
真正的行銷力,將來自「AI x 管理」的整合力。
如何讓AI做出有靈魂的內容,並且持續幫企業創造商業成果
這場遊戲,從創意戰,進化成了治理戰。